关于我最喜欢的B站频道要更第二季了这件事
床哥终于也是要重出江湖了
😊
犹记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
走读的我睡前惯例点开B站时,命运的大手让我刷到了床哥。起初以为是徐云式的骑行博主,但床哥明显太腼腆了,走哪里都不忘反侦察,视频没有明确的策划,而是一五一十地把一整天都拍了下来。这种无聊的土味视频是不能吸引我的,但是弹幕刷着各种梗,我点开了床哥的主页。我完全被镇住了,老哥原来不是偶尔找不到旅馆才睡桥洞,单纯是桥洞收集爱好者,各种铁皮桥洞,单开间双开间,雪地桥洞、沙漠桥洞、森林桥洞、更有油炒水的狠活(他怎么做到既没有生存技能还能野外求生的?🤔)。在恨不得紫砂来吸引眼球的互联网中,床哥用无意识的生存本能完成了最硬核的行为艺术。那些在工业糖精式搞笑里逐渐麻木的神经,突然被原始粗粝的真实感激活,像尝到了旷野里带沙砾的野莓。(当时我已经开始逐渐开始厌倦小潮团队的强行整活了😥)
毫无技法的纪录片
在人人举着4K云台的流量丛林里,床哥带着一部小米手机,把自己活成了一部行走的《路边野餐》。全网都在用工业级滤镜腌制生活时,他笨拙的骑行运镜里晃动着老式DV的噪点美学——BGM总是在情绪制高点突然断电,长镜头总爱对着生锈的公路护栏发呆,连吃泡面的特写都要被呼啸而过的货车声碾碎。这些违反算法逻辑的”事故”,恰恰构成了赛博荒野里最珍贵的故障艺术。他面对镜头时的局促比任何网红笑容都鲜活,遇到陡坡时孩子气的欢呼比百万级运镜更动人。当骑行博主们忙着在318国道上演《荒野求生》真人秀时,床哥的镜头却总在捕捉牧羊少年皲裂的脸庞、货运驿站里结着茶垢的保温杯。那些未经修辞的生存褶皱里,藏着算法永远无法解码的人间质地。最致命的是他的”去表演性”生存哲学:不会对着星空朗诵仓央嘉措的诗,不会给破轮胎加悲情滤镜,甚至记不住自己睡过的第127座桥洞编号。这种近乎钝感的真实,反而让他在精心编排的人设狂欢中,成为了流量荒漠里最后一块绿洲。当我在算法投喂的楚门世界里日渐麻木时,突然撞见这个不会说”老铁666”的像素野人,竟像摸到了互联网消失已久的体温。
一个词穷的演讲者
每个视频几乎都是以床找到了桥洞搭起帐篷,煮了饭后边吃饭边对着镜头说话。他絮絮叨叨重复着自己说过的话,似乎那些话不是说给镜头前的观众。他的词不多,转着车轱辘话被网友戏称为床言床语。但是当他走入崇高的自然场景中,在一个又一个“世界名画”中,一切都透过了符号界直接闯入实在界,野草的香通过狂风抵达了我。一位词穷演讲者此刻诉说了所有他要说的。
关于我最喜欢的B站频道要更第二季了这件事